top of page
Search

心理健康的7個警號:你是否忽略了內在的求救?

Updated: Apr 21


心理健康的7個警號:你是否忽略了內在的求救?
心理健康的7個警號:你是否忽略了內在的求救?

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,我們學會了忍耐、堅強、獨自消化情緒。然而,心理健康的變化往往並不是突如其來的劇烈波動,而是一些微小卻持續的改變。這些看似「不嚴重」的跡象,可能正是內在向你發出的警訊。


以下七個常見的心理困擾徵狀,值得我們多加留意——不只為了自己,也為了我們所關心的人。


  1. 情緒起伏大,容易暴躁或發怒

當一個人開始對小事產生激烈反應、情緒失控,可能並不是個性問題,而是內在壓力已經超出負荷。這種情況常見於焦慮、憂鬱,或是未被處理的心理創傷。


  1. 出現重複性行為或思考

例如反覆檢查門窗、洗手,或陷入無法停止的思考循環。這些行為不一定只是「謹慎」,可能是焦慮或強迫症的徵象,是大腦在試圖恢復掌控感的表現。


  1. 持續感到疲倦、提不起勁

若一個人長期缺乏動力、過度睡眠,甚至對過去感興趣的活動完全失去興趣,這可能是憂鬱的早期徵兆。這種狀態不應簡化為「懶惰」,而是一種深層的心理疲乏。


  1. 冒險或衝動行為增加

過度消費、瘋狂夜生活、魯莽駕駛等行為,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在「放鬆」,實際上可能是某種情緒的逃避方式。當人感到痛苦卻無法說出口時,常會透過刺激性的行為尋求短暫的解脫。


  1. 個性或行為突然改變

如果一個人開始變得冷淡、退縮、難以溝通,或表現出與平常大不相同的行為,這可能是情緒困擾在內在積壓太久後的反應。我們不能忽視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。


  1. 身體出現無明原因的不適

心理壓力經常透過身體表現出來。例如:頭暈、腸胃不適、胸悶、麻痺感等。當身體檢查結果正常,卻持續出現不適,心理因素很可能是背後的關鍵。


  1. 過度擔憂或反覆思考

長時間陷入擔憂、經常想像最壞的情況,或無法停止思考過去與未來的事,這些都可能與焦慮症或強迫思考有關。這不是「想太多」,而是心正在尋求安定與安全感。


照顧自己,從「看見」開始

這些心理訊號,不是脆弱的表現,而是內心想被理解的聲音。每一種情緒背後,都有其存在的理由。如果你正在經歷類似狀況,請記得:你不是一個人,也不需要獨自承受。

主動尋求幫助是一種勇敢,也是一份對自己的溫柔。若你身邊有人出現這些徵狀,請試著多一份理解與陪伴,因為有時,一句「我在這裡」的力量,勝過千言萬語。


你可以慢慢來、可以哭、可以休息,也可以求助。你不是孤單的,也不用總是撐著假裝沒事。Healing Talk 聽你講,一直都在這裡,陪你一起走過每個難熬的時刻。


當您需要情緒輔導時,歡迎了解 HealingTalk 服務,由專業輔導員陪您同行、聆聽與支持。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