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「夠好媽媽」反而是最好的選擇?
- HealingTalk
- Jun 13
- 2 min read

在這個被社交媒體放大比較的年代,做媽媽變得比以往更難。你可能每天都被無數畫面圍繞著:整理得井然有序的家、色彩繽紛的便當盒、又瘦又時尚的媽媽,還能在職場上大放異彩。
這些畫面不知不覺地在你心裡種下了壓力的種子,讓你忍不住懷疑自己:「我做得夠嗎?我是不是不夠好?」
但事實是——孩子不需要一位完美的媽媽,他們需要的,是那個願意出現、擁抱他們、陪著他們長大的你。
「夠好媽媽」是怎樣的?
心理學家 Donald Winnicott 在 1950 年代提出「good enough mother」的概念,意思是:孩子不需要完美無缺的母親,他們需要的是一位能夠穩定提供愛與陪伴的媽媽。
「夠好媽媽」也會累、也會忘記幫孩子帶水壺、也會在壓力下吼叫。但她不逃避責任,她會道歉、會修補關係,會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愛孩子。
她不完美,但她真實,而這種真實,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安全感來源。
媽媽為什麼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?
現代社會對媽媽的期待常常是「全能型選手」:要有耐心、會做飯、懂教育、能打扮、還要經濟獨立、情緒穩定。
這種「隱形的清單」讓媽媽們日夜焦慮,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。但這些焦慮,很多時候並不是來自你真正的能力,而是那些不切實際的標準與比較。
為什麼孩子需要的是「夠好媽媽」?
其實孩子最需要的,是一位能陪他一起面對真實生活的媽媽。
情緒韌性:當孩子看到你也會犯錯、會哭、會難過,他們學會怎麼面對自己的情緒。
挫折復原力:你怎麼從失敗中站起來,是他們學習勇敢的教材。
同理與接納:你對自己的包容,教會他們如何看待別人的不完美。
安全感與信任:你的出現與穩定,才是讓他們安心成長的基礎。
完美,反而讓孩子有壓力
當媽媽追求無懈可擊,孩子反而會覺得「不能犯錯」、「不被允許失敗」。長期下來,這樣的成長環境會讓孩子缺乏彈性、自我接納與冒險的勇氣。
但若你能以「夠好」的姿態面對生活,孩子也會學會愛自己、愛別人,並勇敢面對世界的不完美。
如果您需要進一步的情緒支持,歡迎了解我們的 HealingTalk 服務。我們的輔導員將為您提供耐心的聆聽和專業的支持,幫助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。
Comentarios